小时候,每当得到了一样只能由一人享受的好东西而我们是两个人时,就要做个小游戏来决定谁是幸运者。如你所知,这种把戏叫作“石头、剪子、布”这三种东西循环相克,你出其中某一样,正好被别人克住,就失败了。这种游戏有个古老的名称,叫作“百姓、洋人、官”我相信这名称是清末民初传下来的,当时洋人怕国中的老百姓,国中的官又怕洋人。《官场现形记》写到了不少实例:国中的老百姓人多,和洋人起了争执,就蜂拥而上,先把他揍一顿——洋人怕老百姓,是怕吃眼前亏。洋人到了衙门里,开口闭口就是要请本国大使和你们皇上说话,国中的官怕得要死——不但怕洋人,连与洋人有来往的国中人都怕,这种国中人多数是信教的,你到了衙门里,只要说一句“小的是在教的”官老爷就不敢把你当国中百姓看待,而是要当洋人来巴结。书里有个故事,说一位官老爷听说某人“在教”就去巴结,拿了头三牲到人家的庙里上供,结果被打得稀烂撵了出来——原来是搞错了,人家在的不是洋人的天主教,而是清真古教。
小说难免有些夸张,但当时有这种现象,倒是无可怀疑。现在完全不同了。洋人在国中,只要不做坏事,就不用怕老百姓。我住的小区里立有一块牌子,写有文明公约,其中有一条,提醒我见了外国人,要“不卑不亢,以礼相待”人家没有理由怕我。至于我国府政,gen本就不怕洋人。在对外jiao涉中,就是做了些让步,也是合乎道理的。就说保护知识产权罢,盗版软件、盗版VCD,那是偷人家外国的东西;再说市场准罢,人家外国的市场准你,你的市场不准人家,这生意是没法做的。如果说打击国內的盗版商、开放市场就是怕了洋人,肯定是恶意的中伤。还有国中府政在际国事务中的“不出头”政策,这也合乎道理,要出头就要把大票的银子jiao给别人去花,我们舍不得,跟怕洋人没有关系。在这个方面,我完全赞成府政,尤其这最后一条。
既然情况发生了变化,我再说这些似乎是无的放矢——但我的故事还没讲完呢。无论石头、剪子、布,还是百姓、洋人、官,都是循环相克的游戏。这种古老的游戏还有一个环节是老百姓怕官。这种情况现在应该没有了——现在不是封建社会了,老百姓不该怕官。府政机关也要讲道理、依法办事,你对府政部门有什么意见,既可以反映上去,又可以到检察机关去告——理论上是这样的。但国中是个官本位家国,老百姓见了官,腿肚子就会筛起糠来,底气不,有主民权利,也不敢享受。对于绝大多数平头百姓来说,情况还是这样。
最近有本畅销书《国中可以说不》,对我国的对外关系发了些议论。我草草翻了一下,没怎么看进去。现在对这本书有些评论,大多认为书的內容有些偏ji。还有人肯定这本书,说是它的意义在于老百姓终于可以说外国人,地位因此提了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天灾逃荒!全家齐穿!粮食满仓! 让你写奋斗,你写落榜美术生? 她的护卫 古董会说话,好孕美人嫁绝嗣大佬 纪先生服个软 好孕小雌性太娇软,兽夫顶不住! 奇闻诡异 轮回术士 诡异,妖,鬼通通搬进星际游戏 回乡开炸串店,我暴富了 九阳生死变 我在美恐当女巫 镇仙图 重生刘协,打造日不落大汉 季汉刘璋 误入婚局,我一手送前夫入狱 盗笔:大佬?不,是死的太多 大周谜案录 真千金断亲后,豪门全家哭疯了 重启2006,低调不了一点